產品詳情
石墨坩堝以天然鱗片石墨為主要原料,以塑料耐火粘土或碳為粘結劑制成。具有耐高溫、導熱性強、耐腐蝕性好、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高溫使用過程中,熱膨脹系數(shù)小,對快速冷卻和快速加熱具有一定的應變抵抗力。它對酸性和堿性溶液具有很強的耐腐蝕性,具有優(yōu)異的化學穩(wěn)定性,在冶煉過程中不參與任何化學反應。石墨坩堝內壁光滑,熔融金屬液不易泄漏和附著在坩堝內壁上,使金屬液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鑄造性,適用于各種模具的鑄造成型。由于石墨坩堝的上述優(yōu)良特性,它被廣泛用于合金工具鋼和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冶煉。
原料配比
鴻奈德石墨坩堝的主要原料是石墨、碳化硅、硅石、耐火粘土、瀝青和焦油。
石墨是坩堝生產的主要原料,占配料的45-55% %,其中優(yōu)選結晶片狀和針狀 (塊狀) 石墨。我國在石墨坩堝的生產中一般采用片狀中碳石墨,含碳量在85 ~ 93%。根據(jù)坩堝的性能、用途、型號和規(guī)格選擇石墨粒度。通常,容積在100 # 以上的大型坩堝使用32目以上的大鱗片石墨; 容積在60 # ~ 80 # 的中型坩堝使用80目鱗片石墨; 容積在50 # 以下的小坩堝使用100目鱗片石墨;手工成型用異形坩堝-100網狀細鱗片石墨。
耐火粘土主要作為塑料成型的無機粘合劑。它要求粘土成分純,可塑性強,物理化學性質穩(wěn)定。它還具有高耐火度和良好的熱效應。
由于坩堝熔煉的材料和使用條件不同,生產配料中各種原料的比例也不同。應根據(jù)坩堝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條件合理確定
生產工藝
鴻奈德石墨坩堝的制造工藝可分為三種: 手工成型,旋轉成型和壓縮成型。坩堝的質量與工藝成型方法密切相關。成型方法決定了坩堝坯料的結構、密度、孔隙率和機械強度。
手工成型用于不能通過旋轉成型和壓縮成型成型的特殊用途的特殊形狀的坩堝。一些異形坩堝可以通過旋轉成型和手工成型的組合來成型。
旋轉成型是用旋轉罐機驅動模具操作,用內刀擠出粘土,完成坩堝成型。
壓縮成型是利用油壓,水壓或氣壓等壓力設備作為動能,鋼模作為模具來成型坩堝。與滾塑成型相比,具有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成品率高、效率高、勞動強度低、成型水分少、坩堝收縮率和孔隙率低、產品質量和密度高等優(yōu)點。
維護和保存
鴻奈德石墨坩堝應保持防潮。石墨坩堝最怕受潮,對質量影響很大。如果使用潮濕的坩堝,它會破裂,爆裂,從側面和底部脫落,造成熔融金屬的損失,甚至工業(yè)事故。因此,鴻奈德石墨坩堝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必須保持防潮。
存放石墨坩堝的倉庫應干燥通風,溫度應保持在5 ℃ 至25 ℃ 之間,相對濕度應在50-60%。坩堝不得存放在磚土或水泥地板上,以免受潮。散裝石墨坩堝應放在木架上,離地面25至30厘米。對于用木箱,柳條籃或草袋包裝的完整物品,枕木應放置在堆棧下方,距離地面不少于20厘米。枕木上應放置一層防水油布,以防止潮濕。堆疊一段時間后,必須翻轉堆疊,下層翻轉在上層。將上層和下層彼此相對。翻身之間的時間間隔不應太長。一般應每兩個月翻一次。如果地面不太潮濕,可以每三個月翻動一次。簡而言之,經常翻轉堆疊將達到的防潮效果。
碳碳復合材料(C/C)是以碳為基體,采用聚丙烯睛基碳纖維經過特殊 工藝復合,固化,純化制成,具有高強度,高密度,膨脹小,耐高溫, 抗腐蝕,抗熱震性穩(wěn)定的特性,適合真空高溫條件下做發(fā)熱體,緊固件. 傳動件,支撐盤等,在真空冶金,化工,半導體,電子新能源等領域 應用十分廣泛。
鴻奈德的石墨紙.是將天然鱗片石墨經過處理并晉國高溫軋制而成.具有耐高溫, 耐腐蝕,柔韌性能優(yōu)異等特點。
鴻奈德石墨具有優(yōu)異的熱傳導性能,加上熱傳導非常均勻,又具有電磁 感應性能,公司現(xiàn)在開發(fā)了系列的生活用高端碳制品。
石墨的熱傳導性是金屬的4倍以上。
碳繩,是以高強碳纖維編織而成,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熱性能 好,熱膨脹系數(shù)小,是高溫爐隔熱材料的輔料。
Sic涂層,產品厚度均勻性好、致密性較好,化學配比性好、性能比較穩(wěn) 定,導熱系數(shù)高,熱膨脹系數(shù)小,具有阻氧、阻碳、耐壓、耐磨、自潤 滑、無揮發(fā)、抗熱震、抗燒蝕等優(yōu)良性能。該涂層能夠提高產品質量, 極大的延長部件使用壽命。用于氫化爐的部件,CZ裝置的導流筒和用于 PECVD, MOCVD裝置的晶片載體。

